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海印刷公司企业发现数字印刷可以帮助其扩大业务范围,促进企业发展。对一些胶印企业而言,引入数字技术则能使其脱胎换骨,远离恶性竞争的深渊。
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布兰迪印刷是一家拥有多年成功经验的胶印企业。但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该公司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眼看着当地印刷企业纷纷倒闭,布兰迪印刷公司决定开发一套新的业务模式,采用数字技术为其带来了提高效率和发展业务的机会。布兰迪画册印刷公司总经理德里克·布鲁克斯认为,数字技术令其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获得了新生的关键因素。他说:“如果我们还是死抱着胶印不放,那现在也许人们就看不到布兰迪印刷这家公司了。”
上海设计公司数字的力量
布兰迪印刷公司的厂房坐落在亚特兰大北部约30英里处,占地面积为7200平方公尺,能为客户提供各种印刷服务,该公司不但拥有大量先进的数字印刷机,而且还拥有一台3D打印机。作为布兰迪印刷公司的创始人,布鲁克斯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他甚至曾在一家胶印企业里担任过服务工程师的职位。布鲁克斯出于兴趣在1982年创建了布兰迪印刷公司,并于1986年全身心投入到这家企业的运营工作中来。
布兰迪印刷公司最初只是满足当地企业的日常需求,比如印刷名片和文具等,主要以黑白印刷为主,并不追求质量和美观。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该公司在2001年购买了一台四色胶印机,并从这时起把主要注意力从速度转移到了质量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为该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如果没有家人的建议,布鲁克斯根本不会考虑引进数字技术。他认为数字技术根本无法在质量上与胶印机相抗衡,而且他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数字印刷活件外包出去。甚至在5年前,布鲁克斯还坚信自己的公司不会变成“数字印刷厂”。
随着美国经济在2008年遭遇重创,很多印刷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市场环境可谓是一夜突变,很多老牌印刷企业关门歇业,这导致一些工人失去工作,这些企业的订单也被外包给了数字印刷厂。因此,要想赢得生机,布兰迪印刷公司就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
其实在过去几年中,布兰迪印刷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大约每年会把价值5万美元的数字印刷活件外包给当地的其他印刷企业。当布鲁克斯意识到这一点时,就开始考虑引进数字印刷技术了。
可以说,布兰迪印刷公司是通过不断实践和犯错来掌握数字印刷技术的。最初他们将印刷文件发给外面的数字印刷厂去印刷,然后再将印刷成品与自己在胶印机上印刷出来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数字印刷的效果与胶印已经相当接近了。于是,该公司决定购买一台数字印刷机,在测试过程中,就连该公司自己的印刷机操作人员都无法看出数字样张与自己生产的胶印样张之间的区别。
2010年3月,随着布兰迪印刷公司的首台数字印刷机正式投产,布兰迪印刷公司顺利实现了从胶印向数字印刷的转变。很快布鲁克斯就发现,新的数字印刷系统不但能有效提高色彩的一致性,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能帮助他们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扩张
通过向客户推广数字印刷技术,布兰迪印刷公司不但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而且还实现了业务上的扩张。数字技术使他们具备了生产营销手册和销售点广告的能力。虽然公司只有6名全职员工,但他们的客户已经遍布全美。
2011年3月,在引进第一台数字印刷机一年之后,布兰迪印刷公司收购了当地一家竞争对手,同时还将一台施乐700数字彩色印刷机和一台施乐单色4110单色印刷机收入囊中。数字系统的引进改变了布兰迪印刷公司的生产方式,他们每天早晨都会印刷一个样张,用光谱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并根据结果进行参数校正,并调整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
这种校准工作对每天的生产至关重要,否则工人们的生产标准总是在变化,无法确保印刷质量的一致性。在亲身体会到数字印刷的强大功能之后,布兰迪印刷公司很快就决定把数字印刷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印刷质量的提高和短版活的增加,数字印刷也将布兰迪印刷公司带入到更加广阔的天地。2012年,该公司卖掉了自己的胶印设备,正式转型为真正的数字印刷企业。
布兰迪印刷公司勇于接受改变,顺应时代潮流的经营理念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当它还是一家胶印企业的时候,大胆采用四色印刷使其获得了赢利率更好的商业模式。在面临经济危机时,他们又果断引进了数字设备,再次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布兰迪印刷公司不但兼并了竞争对手,还实现了向全数字化印刷企业的成功转型。通过采用新的技术,他们扩大了服务范围,并找到了新的赢利途径。
在国家标准GB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中,印刷的定义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1] 印刷品为此,最新的国家标准GB/T9851.1-2008中将印刷定义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几个关键词
大量复制:以前曾经定义过需要大量复制,以区分照相晒印。数码印刷的出现,印刷在很大范围内可以单张起印。
印版:以前以印刷需要有印版来区分照相,数码印刷已经不使用印版。
涵义
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计算机印刷文件可通过激光印字机、喷墨打印机或其它计算机打印机。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打印和工业化印刷工艺已经融合在一起,导致数码印刷的发展。
广义的印刷定义
广义的印刷包括印前、印刷、印后以及与图文复制相关的各个工序、工艺。
2印刷行业现状编辑中国印刷行业现状
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印刷业首个白皮书《中国印刷业发展情况(2012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 102484家,同比下降1.8%;业人员356.67万人,同比减少2.7%;印刷总产值8677.13亿元,同比增长12.59%;资产总额 9256.66亿元,同比增长9.96%;利润总额739.87亿元,同比增长8.31%;对外加工贸易额680.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 版物印刷企业6821家,印刷总产值1313.94亿元,同比增长0.94%: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7377家,印刷总产值6318.77亿元,同比增长 20.6%;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44868家,印刷总产值708.51亿元,同比下降15%;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2676家,印刷总产值77.32 亿元。
全球印刷市场现状
《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块: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占全球印刷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
全球印刷市场总值为6100亿美元,北美占32%,欧洲占32%,亚洲占28%,其他地区占8%。然而,到2011年,全球印刷市场将“东移”:北美将占28%,欧洲将占31%,亚洲占30%,其他地区占11%,全球印刷市场总产值将达7200亿美元。
欧洲印刷市场有两个相反的趋势:东欧印刷市场在未来5年的增长率高达51%,而西欧则只有12%。
从2006年~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场的图表来看,中国已经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第三大印刷市场。然而,到2011年,印度将从第12位跃至第8位。另一个显著增长的市场是印度尼西亚,2011年总印量将达100亿美元。